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5年 第1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12-01
  
    论文
    定量营销研究中的离散选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孙鲁平,陈宇新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13. 
    摘要 ( 1231 )   PDF (1152KB) ( 20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散选择模型(discrete choice models)在营销研究中被广泛地采用,三十多年来该模型为推动定量营销研究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离散选择模型在定量营销研究中的应用和拓展。我们从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传统logit和probit选择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模型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梳理了营销学者们三十多年来为突破传统选择模型的局限性而对其所作的拓展。最后,本文指出了离散选择模型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方向。本文将帮助营销学者们更好地了解离散选择模型的发展现状,并促进营销学者们对该模型作进一步改进和拓展。

    基于商品关联网络的销量预测方法
    姚凯,康靖林,涂平,苏萌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4-29. 
    摘要 ( 1145 )   PDF (3313KB) ( 19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销量预测作为企业营销决策和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由于销量受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多种因素影响,销量预测一直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问题。现有的销量预测模型常使用商品的历史销量和商品属性等变量来预测销量,很少考虑利用其他商品信息来提高预测精确度。本文首先通过市场购物篮分析,找出销量相互影响的商品品类。然后根据市场购物篮分析结果构建品类之间的关联网络,并利用网络中与待预测品类相关联的其他品类的销量信息来提高预测准确度。为了解决预测过程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同时控制节假日等因素对销量的影响。本文用一家国内大型超市的真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最后,本文基于得到的研究结果,为企业的库存管理和营销策略提出一些管理建议。

    广告信息框架对消费者虚位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感知稀缺性的中介作用
    李东进,刘建新,张亚佩,郑军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30-47. 
    摘要 ( 1348 )   PDF (2238KB) ( 3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品虚位现象日益盛行,不仅给厂家或商家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方法带来了重要变革,也给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带来了重要影响。面对厂家或商家呈现不同的虚位产品广告信息框架,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加工与认知反应,并最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两个实验,我们发现:(1)消极信息框架广告较之于积极信息框架广告更能促进消费者的虚位产品购买意愿,但会受到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而且会产生匹配效应;(2)感知稀缺性会中介广告信息信息框架对消费者虚位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该中介过程也会受到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同样也会产生匹配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完善产品虚位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改善厂家或商家的虚位营销操作水平和提高消费者的虚位产品消费理性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网络环境下第三方评论的顺序偏差评估 ——基于电影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廖成林,刘芊,陈有鹏,王晓欢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48-60. 
    摘要 ( 745 )   PDF (1563KB) ( 18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商品的网络在线评论及其相关的评论者信息都被认为是电子商务的重要资源,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第三方评论网站是相对独立且可信度高的网站,大多数评论者也都是相对独立并不含偏见的,但是现有的研究也证实了在线评论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偏差。本文使用H-P滤波技术(Hodrick-Prescott filter)来评估第三方网站评论中存在的偏差,通过ARMA模型和脉冲响应技术分析了评论偏差的特征,最后使用电影评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当期评论偏差大小的影响因素,证明了第三方评论顺序偏差的存在及其依赖因素。

    多挖井?深挖井?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主题连贯度影响研究
    张杨,汪旭晖,申莹莹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61-76. 
    摘要 ( 671 )   PDF (2050KB) ( 2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标示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逐渐脱离了被动和短视等特征,强调从长期导向的视角出发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来。作为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主题策略引起了广泛讨论。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只关注了活动主题的选择,如主题与企业的匹配度等,往往忽视了时间维度上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主题连贯度的重要影响。企业究竟应该在某项社会事业领域“深挖井”抑或是在不同社会事业领域“多挖井”,不同的社会责任活动主题连贯度是否会激发消费者不同的反应还未有研究能够揭示。因此,本文通过两个递进式实验研究,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主题连贯度对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的显著影响,并揭示了消费者感知动机归因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中介作用。同时,本文还对企业如何实施并传播社会责任活动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所做的善事由企业外部的第三方渠道传播时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也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做出利他归因。

    虚拟品牌社区中知识分享对社区推广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沙振权,朱玲梅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77-90. 
    摘要 ( 776 )   PDF (1567KB) ( 2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互联网的盛行使得虚拟品牌社区成为了品牌及产品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在社区中交流品牌和产品的知识,表达其感受和情感。虚拟品牌社区规模越大、成员越多,成员间进行的知识分享活动也越多,对品牌及产品传播作用也越大。因此,研究如何向潜在新成员推广虚拟品牌社区,扩大社区成员数量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将虚拟品牌社区知识分享活动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虚拟品牌社区,构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知识分享对社区推广的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品牌社区中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过程中的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都存在着正向影响,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正向影响社区推广。

    U形还是线性?——网络情境下服务补救对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
    王亚东,冯喜飞,秦进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91-103. 
    摘要 ( 724 )   PDF (1505KB) ( 18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对于传统口碑,网络口碑具有可获性强、传播速率快、规模广和影响大等特点,这使得网络口碑对营销的影响更加重要。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补救作为网络口碑的关键影响因素,其对消费者和商家的影响更加突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服务补救质量(包括结果质量、程序质量、交互质量)、顾客补救满意、网络口碑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然后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网购情景下,消费者感知的补救质量和补救满意度对顾客的正面网络口碑传播都有显著影响;补救满意在服务补救质量与网络口碑中起到中介作用;消费者补救满意与内部网络口碑活动呈现正“U”形关系,与外部网络口碑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的结论。

    平台型购物网站的网络顾客忠诚研究 ——基于关系质量与网站依恋的双中介路径
    董晓舟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04-128. 
    摘要 ( 801 )   PDF (3594KB) ( 2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于9套权威的电子服务质量量表的基础上,总结提取出页面设计、网站信息、易用性、可靠性、产品选择与货源、隐私与安全、顾客服务、虚拟社区、娱乐体验以及经济性这10个电子服务质量维度。然后通过500名网络购物顾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验证了电子服务质量可以显著正向影响网站依恋(adjusted R2=0.46)、关系质量(adjusted R2=0.66)以及网络顾客忠诚(adjusted R2=0.42),网站依恋以及关系质量可以显著正向影响网络顾客忠诚。同时,电子服务质量对于网络顾客忠诚整体影响力中的88%被关系质量与网站依恋所中介,表明关系质量、网站依恋在电子服务质量与网络顾客忠诚间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体现功能性价值的电子服务质量主要是通过关系质量(冷)来影响网络顾客忠诚,而体现情感性价值的电子服务质量则主要是通过网站依恋(热)来影响网络顾客忠诚。

    国际企业市场知识开发对其市场适应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营销双元视角的分析
    冯永春,许晖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29-143. 
    摘要 ( 598 )   PDF (2171KB) ( 1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国际企业而言,市场的动荡与复杂对其市场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市场知识开发是企业构建营销能力的基础,又是提高企业市场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故本研究基于营销双元视角,引入营销探索与营销开发变量,探讨国际企业市场知识开发对其市场适应性的作用机制。通过对106家国际企业的调研与分析,本研究发现:国际企业通过市场知识开发有助于提高其营销探索与营销开发能力,进而能够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但过度依靠营销探索或营销开发,不利于其营销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的提高;国际企业需要在开发市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平衡其营销探索与营销开发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其营销能力和市场适应性。此外,国际企业的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其市场适应性。

    2015年JMS营销科学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符国群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44-144. 
    摘要 ( 386 )   PDF (128KB) ( 1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事记(42辑)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45-145. 
    摘要 ( 434 )   PDF (82KB) ( 1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5年JMS年会、博士生论坛论文获奖名单
    营销科学学报. 2015, 11(4):  146-146. 
    摘要 ( 409 )   PDF (164KB) ( 1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