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12-01
  
    论文
    微博何以令人欲罢不能 ——基于网络志方法的微博成瘾行为研究
    贺和平,刘雁妮,周志民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1-16. 
    摘要 ( 1588 )   PDF (2438KB) ( 30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化媒体成瘾等“黑暗面”也开始显现。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利用网络志研究方法,探讨了微博成瘾的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部分微博用户已表现出成瘾行为的特征,包含了“失去控制”、“戒断反应”及“生活问题”等典型行为表现;自恋在微博成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相比而言,自恋对内容生产者(发帖者)比内容消费者(潜水者)的成瘾行为有着更大的影响;部分微博用户为缓解焦虑而成瘾,因成瘾而更加焦虑;评论在微博成瘾中的“一体两面”作用——内容消费者的评论构成了对内容生产者的一种即时反馈,满足了内容生产者的社会性需求,激励其持续提供新内容;评论解释或丰富了主贴信息,使得评论本身与主贴构成了一个“轶闻传播系统”,使得内容消费者对微博更加欲罢不能。

    价格提示的双重效应对忠诚计划吸引力的影响
    韦夏,涂平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17-28. 
    摘要 ( 821 )   PDF (1436KB) ( 2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广泛实施顾客忠诚计划,希望通过赠送回馈吸引更多顾客。不少企业会给回馈附加价格提示,但价格提示能否提高忠诚计划的吸引力,前人尚无系统探讨。本文提出,回馈的价格提示存在双重效应:情感利益驱逐效应和外部参考价格效应,前者对感知价值起负面作用,后者对感知价值起先增加后降低的作用。由于价格提示突出价格和金钱,提高了顾客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引导顾客进入市场交易模式,会抑制对回馈中情感利益的感知。如果价格提示无法通过外部参考价格效应有效地提升感知经济利益,弥补感知情感利益的减损,就会降低忠诚计划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实验初步展示和检验了价格提示的双重效应。

    品牌形象、参考群体和自我品牌联结研究:基于群体地位和群体独特性的视角
    周学春,张晓娟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29-40. 
    摘要 ( 1248 )   PDF (2150KB) ( 20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表明,当品牌形象与内群体一致时或品牌形象与外群体不一致时,个体的自我-品牌联结较强。遗憾地是,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参考群体特征的考察。基于群体的视角,通过两个实验,探索了群体地位和群体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内群体而言,群体地位和群体独特性,会加强群体关联性品牌和自我-品牌联结之间的正向关系。第二,对于外群体而言,群体地位和群体独特性的影响和作用方向恰恰相反。即群体地位会削弱品牌的群体关联性和自我-品牌联结之间的负向关系,但是群体独特性则会强化品牌的群体关联性和自我品牌联结之间的负向关系。

    基于社会因素视角的微博用户持续使用研究
    徐健,暴海玲,汪旭晖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41-54. 
    摘要 ( 742 )   PDF (1464KB) ( 18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13年以来,微博开始在中国出现用户数量增长放缓的现象,用户活跃度也开始停滞甚至出现衰退,这引发了业界对微博用户持续使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将网络外部性、主观规范和形象三个社会因素引入微博用户持续使用问题的研究,并通过基于PLS 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1)网络外部性、形象两个社会因素变量对感知趣味性和感知有用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2)感知趣味性和感知有用性对微博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且感知趣味性的影响作用要大于感知有用性;(3)感知有用性在网络外部性对持续使用意向、形象对持续使用意向两条路径上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趣味性在网络外部性对持续使用意向的路径上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微博平台运营商巩固和维系用户,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品危机情境下竞争对手响应策略对未响应者的溢出效应
    王晓玉,吴婧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55-67. 
    摘要 ( 536 )   PDF (1360KB) ( 1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个品牌的产品危机可能会对竞争对手产生影响,从而引发竞争对手采取一定的响应策略。以往研究发现竞争对手的响应策略会对其自身及发生危机的品牌产生影响。本论文从另一视角进行探索,关注竞争对手响应策略对未响应的竞争对手的影响,即对未响应者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危机的行业溢出水平和未响应的竞争对手的品牌资产能够调节这种溢出效应,并且还发现未响应的竞争对手存在危机的可能性程度在这种溢出效应中是受调节的中介变量。

    网站依恋对网络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 —通向网络顾客忠诚的第三条路径
    董晓舟,陈转青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68-84. 
    摘要 ( 794 )   PDF (2537KB) ( 2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与提取3个网站依恋维度:正面情感、自我关联与社群感知。然后将网站依恋与顾客关系质量(满意与信任)、转换成本一起作为解释变量来研究它们对网络顾客忠诚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同时显著影响网络顾客忠诚中的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顾客关系质量(满意与信任)只显著影响态度忠诚。网站依恋中的正面情感、自我关联以及社群感知显著影响网络顾客忠诚中的行为忠诚,同时正面情感显著影响网络顾客忠诚中的态度忠诚。因此,网站依恋是电商企业通向网络顾客忠诚的第三条路径。只有顾客关系质量、转换成本和网站依恋战略三者结合,电商企业才能拥有真正的顾客忠诚。

    饿着的人顾不了明天:饥饿对跨期选择的影响
    吕巍,赵宇皓,潘黎,段梦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85-96. 
    摘要 ( 932 )   PDF (2197KB) ( 1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进行跨期选择,诸如储蓄和消费,这种决策并非总是理性的。本文将跨期选择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研究了饥饿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并探索了奖励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发现:(1)饥饿程度越高,消费者进行跨期选择的折现越大;(2)奖励敏感性高的消费者,在饥饿程度高时进行跨期选择的折现较大。奖励敏感度低的消费者,在不同饥饿程度下进行跨期选择的折现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索中国居民消费储蓄决策的影响因素,对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工作有指导意义,也能帮助个人更合理地储蓄及理财。

    网店商品图片信息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 ――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
    范钧,沈东强,林帆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97-108. 
    摘要 ( 1158 )   PDF (1368KB) ( 2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借鉴ELM模型,通过2×2和2×3两个实验,分析了网店商品图片完整性(完整vs.不完整)、图片来源(企业vs.顾客vs.组合)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类型(体验型vs.搜索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网店商品图片不完整会显著降低顾客购买意愿,且其对体验型产品的负面影响大于搜索型产品;(2)网店同时使用“企业发布图片”和“顾客分享图片”会显著提高顾客购买意愿,且其对体验型产品的正面影响大于搜索型产品;(3)无论是体验型还是搜索型产品,网店单一使用“企业发布图片”或“顾客分享图片”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顾客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对品牌资产影响研究 ——品牌体验的中介作用
    李朝辉,金永生,卜庆娟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109-124. 
    摘要 ( 1100 )   PDF (2158KB) ( 2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资产,但还没有学者进行该方面的验证。为了弥补该方面研究的不足,对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品牌资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验证了品牌体验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顾客参与两种类型的价值共创对品牌资产都具有直接显著影响作用,加入品牌体验中介变量之后,品牌体验在顾客参与发起的价值共创和品牌资产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体验在顾客参与自发的价值共创和品牌资产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该研究丰富了价值共创理论的研究成果。

    大事记(34辑)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125-125. 
    摘要 ( 336 )   PDF (91KB) ( 7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4年JMS年会、博士生论坛论文获奖名单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4):  126-126. 
    摘要 ( 385 )   PDF (190KB) ( 9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